| 首页 | 就业信息

我院师生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北京市赛中喜获佳绩

近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北京市赛圆满收官。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在本次比赛中斩获佳绩,充分展现了学院在生涯规划与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方面的突出成果,彰显了学院就业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办学思路。

学院斩获佳绩,彰显育人成果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北京市赛于2024年11月启动,以“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90余所在京高校的16.8万名大学生报名参赛。比赛设置成长赛道和就业赛道,采用初赛、决赛、总决赛三级赛制。经过激烈角逐,全市共710人进入市赛环节,竞争异常激烈。

在此次大赛中,我学院12名学子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出色的职业规划能力,共斩获8项铜奖和4项优秀奖。此外,学院凭借卓越的组织工作荣获北京高校“最佳组织奖”。

我院参赛学子在比赛中展现出了深厚的专业功底与清晰的职业规划能力。通信与信息工程系选手高升立足电子信息领域前沿科技,聚焦技术创新与应用,打造了具有行业竞争力的职业规划方案,彰显了学院在该领域的学科优势与育人特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选手郑竹青以“厚德博学、追求卓越”为题,以人工智能工程师为求职目标,结合专业学科知识、个人兴趣爱好及在人工智能领域内9项国家软件著作权、1篇国际EI会议论文、21项全国/国家顶级大赛荣誉,展示了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强烈兴趣及未来发展规划,彰显了学院培养环境的优异和师资设备条件的充裕。经济管理系乐雨涛、王艺霏的展示,充分体现了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严谨与专业,他们将兴趣与专业紧密结合,规划未来职业发展。艺术与传媒学院的李相辰、张卓仪、倪希涵、刘景凡等同学作为学院特色培养专业的学生代表,分别展示了将艺术融入策划、策划+运营、文创设计及艺术设计等领域的职业规划,充分体现了他们对专业的热爱及对未来职业的清晰规划。

多部门联动,构建“课程+竞赛+实践”培养模式

本次大赛的成功离不开学院的支持以及多部门的协同合作。招生与就业处牵头,联合学生处、教务处及各系(院),形成了“课程+竞赛+实践”三维培养模式。赛前,学院组织学生开展职业测评、专家辅导等专项训练,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提升核心竞争力。针对市赛要求,学院组建了由指导教师和行业专家组成的指导团队,从“职业目标可行性”、“资源整合策略”等维度对参赛作品进行多轮打磨,助力学生呈现最优效果。

职业规划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果,持续深化课程改革

本次获奖标志着学院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深化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将生涯规划模块融入专业课程,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同时,学院将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构建学生职业发展的路径,实现从入学到就业的全程跟踪服务,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锚定办学定位,助力学子书写职业精彩篇章

“职业规划不是终点,而是终身学习的起点。”正如获奖选手倪希涵所言,学院将持续锚定“数字科技”领域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特色鲜明工程师学院”办学定位,以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使命,助力学子在职业道路上书写精彩篇章,为国家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此次大赛的优异成绩不仅是对我院职业规划教育工作的肯定,更是激励学院继续探索创新、优化育人模式的动力。未来,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将继续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