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教学研究

太极非遗焕新颜: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团队设计成果在腾讯“探元计划”项目与成都非遗节成功落地应用

近日,腾讯“探元计划2024”太极拳场景共创项目开放日活动在河南成功举办,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团队设计成果在活动中成功落地应用。“探元计划”是在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指导下,由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腾讯研究院、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深圳)联合发起的重要项目,旨在深化文化与科技融合,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太极拳作为首个入围“探元计划”的非遗项目,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传播意义。

“太极四季”系列数字画屏设计——陈超华、田华蕾、李盈璇

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团队在“探元计划2024”太极拳场景共创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陈超华、田华蕾、李盈璇、李若雯老师在项目初期申报、中期视觉方案设计、后期展厅方案和数字画屏设计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而徐婵婵老师则作为项目的核心策划、推广成员,为整个项目的技术落地、展览推进及成果传播提供了重要的统筹与支持。

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太极拳专委会主任姜继鼎在数字画屏展区观展

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太极拳专委会主任姜继鼎与我院科研处陈洪处长等专家在展厅观展

陈家沟现场的“太极·夏”系列数字画屏展览设计——陈超华、田华蕾

陈家沟现场的“太极·冬”系列数字画屏展览设计——陈超华、李盈璇

陈家沟现场的“太极·秋”系列数字画屏展览设计——陈超华、李盈璇

陈家沟现场的“太极·春”系列数字画屏展览设计——陈超华、田华蕾

与此同时,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非遗节汇聚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个非遗项目,其中太极拳数字文化体验空间作为科技赋能非遗的重要展示内容,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目光。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师陈超华、田华蕾、李盈璇负责太极拳数字文化体验空间的整体设计,系列展厅方案设计展现了独特的空间布局,巧妙地将太极拳的传统韵味与现代科技元素相结合,营造出太极拳的意境与氛围,与河南非遗美学馆临展、河南陈家沟太极拳空间临展方案一脉相承,构筑了太极拳非遗数字传播的整体范式。

成都非遗节观众在我院教师设计的展览空间内体验太极拳魅力

工作人员向观众介绍太极拳数字文化体验空间

成都非遗节展览现场空间设计——田华蕾、陈超华

河南非遗美学馆临展空间方案设计——田华蕾、陈超华、李盈璇

陈家沟非遗太极拳临展空间方案设计——田华蕾、李盈璇、陈超华

数字画屏是太极拳非遗展示的重要展呈元素,画屏内容设计采用项目支持方腾讯推出的混元大模型生成,再进行后期创作。我院教师充分挖掘太极拳文化渊源,进行了系列方案研讨与衍生,以创新的视觉呈现方式将太极拳的动作、文化内涵与数字化技术进行深度融合,从视觉上充分传达了太极拳的魅力与科技的创新。

“三生万物”系列数字画屏设计——陈超华、田华蕾、李盈璇、李若雯

艺术与传媒学院的教师团队通过在“探元计划2024”太极拳场景共创项目和成都非遗节中的出色表现,不仅展现了他们在设计与策划领域的专业实力,也为太极拳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与创新贡献了重要力量。他们的努力让太极拳文化以更鲜活、更现代的方式融入当代生活,推动了太极拳的年轻化、时尚化、数字化和国际化发展。未来,艺术与传媒学院将继续支持此类创新项目,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非遗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为非遗的可持续发展探索更多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