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教学研究

传媒院教师助力延庆区就业与文化传承 展现学院卓越风采

4月27、28日,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团队周艳霞、陈超华、韦雨君、李盈璇、田华蕾前往延庆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为当地劳动年龄人群开展了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高质量培训课程。此次培训课程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受到了学员们的高度赞誉,充分展现了我院教师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教学功底以及对行业前沿动态的高度关注。

周艳霞老师主讲的课程《个人形象美学设计》以个人形象传播为基础,内容涵盖形象设计基础、色彩搭配、礼仪修养、形象心理学和时尚趋势分析等方面。学员们学习了如何根据个人特点设计整体形象,包括服装、发型等,掌握色彩搭配原理,打造适合不同场合的妆容,了解不同场合下的正确行为举止,并将时尚趋势融入形象设计。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实用性和个性化教学,帮助学员快速掌握形象美学的核心内容,提升个人魅力。学员们对课程表现出浓厚兴趣,课后仍积极向老师请教。一位学员表示:“周艳霞老师的形象设计课程让我学会了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打造合适的形象,提升职场竞争力,非常实用。”

在《AIGC赋能非遗艺术创作》课堂上,陈超华与韦雨君老师以“从非遗保护到产业活化”为主线,为学员们打造了一条“AI技术+文化传承+商业落地”的全链条创新路径。面对零基础的学员群体,两位老师以“手把手”教学打破技术门槛,从AI绘图基础操作到非遗IP商业化设计层层递进,最终带领学员完成从文化认知到产品落地的跨越式成长。

课程以延庆非遗资源为蓝本,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演示了“非遗元素提取—AI创意生成—产品场景应用”的全流程。短短两天内,零基础的学员们共创出1000余幅AI作品,涵盖非遗主题美食包装、音乐盒、学习用品等十余类产品。这些作品不仅精准捕捉了延庆文化符号,更体现出明确的市场导向。结课时,学员们自发组建微信群分享作品,并尝试用AI生成宣传海报与广告语,真正实现了“学完即用”。“没想到动动手指就能把老手艺变成新潮品!”一位从未接触过设计的学员在课上感叹。

以下为学员在课上创作的部分作品:

此次培训的学员年龄从30岁到55岁,年龄跨度较大。但在授课老师的带动下,学员们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氛围活跃。学员们表示,通过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个人形象和非遗艺术创作能力,还增强了就业信心。

艺术与传媒学院一直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提升,鼓励教师与行业接轨,开展实践教学和科研活动。此次培训课程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我院教师高度的责任心和扎实的专业素养。团队教师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行业实践经验,为延庆区的劳动年龄人群带来了高质量的培训课程,不仅提升了学员们的个人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也为延庆区的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未来,艺术与传媒学院将继续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开展更多高质量的培训课程和社会服务活动,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做出更大贡献。